特別項目

「道。行。風水林教學模式」

以大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

以自然讓創意茁壯成長

「道。行。」始於 2024 年,為創新的校本計劃,由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,通過創意、生態和跨學科探究重新審視教育。計劃將藝術融入學術科目,以鼓勵師生慎思明辨、愛護環境和持續學習。

仗賴大嶼山得天獨厚的生物多樣性,「道。行。」與佛教筏可紀念中學的教師、科學家和創意工作者以風水林為靈感,一同在校內創造生態庭園。這個空間變成了學習的實驗室,讓探索、參與與體驗得以在創意學習系統下結合。我們持續發展這全面且沉浸式的教學模式,冀將其推廣至其他大嶼山的學校乃至全香港。

「道。行。」是誇啦啦「海、陸、空」三部曲的一部分,該三部曲還包括「翱翔」藝動沙螺灣 2018 與「浮游之樂」藝動沙螺灣 2019。當中「陸」的部分因新冠疫情而暫停。

綜合學習

「道。行。」將七個核心科目 —— 中國語文、英國語文、視覺藝術、音樂、電腦與資訊科技、綜合科學以及生活與社會,融合為一套創意學習體驗。課堂時數逾 80 小時,學生在當中通過自然、藝術和探究式學習,了解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關聯。

計劃元素

1. 創意學習系統

「道。行。」開創了一個跨學科學習模式,將藝術與核心學術科目融合。課程由教師與創意工作者共同設計,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。

  • 以大嶼山風水林為靈感的跨學科、探究式課程
  • 為教師提供持續專業發展(CPD),以培養創意教學思維
  • 設立系統化且可持續的創意教學法,惠及師生

2.校內風水林生態庭園

「道。行。」的核心為校園內的生態庭園。生態庭園參照大嶼山風水林的原生植被結構和植物組成。這一獨特環境增強了自然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之間的聯繫,為生物多樣性相關學習、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,是計劃以大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的重要基礎。

3. 展演及紀錄片

展演

學生通過兩場公開展演記錄並展示他們的學習歷程,突顯學生成長並促進與社區的聯繫。

紀錄片

計劃歷程將被拍攝成一部紀錄片,讓公眾了解計劃推行方法、軼事和影響,同時為其他大嶼山學校提供一個可持續且可複製的模式。

我們很樂意告訴您更多

鳴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