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與成效
「學校藝術教育狀況調查」
誇啦啦進行了一項調查,旨在評估香港本地學校的藝術狀況。計劃從校長及學校領導團隊收集意見,了解當前學校的藝術教育實踐,以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未來能力。
調查收集了超過150份有效回應,採用研究方法確保香港五個地區(香港島、九龍東、九龍西、新界東、新界西)的均衡代表性。
主要發現:
視覺藝術(98%)和音樂(84%)是課堂課程中最常見的藝術形式,而戲劇、多媒體藝術和舞蹈約有 20%的學校提供。
視覺藝術、音樂、戲劇和舞蹈是熱門的課外活動。
2023-24年度,學校平均舉辦 6 – 10 項藝術相關活動,主要為比賽。
80% 負責藝術課程的教師接受過相關培訓。
相較於中學,小學更致力於了解不同藝術形式、發展創意或成為「藝術豐富」機構,提升學生的藝術參與度。
藝術教育對學生的正面影響包括:增強情感表達、鼓勵自我表達與創意、提升自信與動機、促進多元視角及改善社交技巧。
學校認為藝術教育與創意密切相關,重視與藝術團體的合作,並認同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重要性。
學校認為對學生最重要的未來技能包括:創意思維、好奇心與終身學習、分析思維以及協作與團隊合作。
- 誇啦啦將學校分為五個藝術準備度等級:
- 藝術貧乏(1%):無課堂或課外藝術課程。
- 藝術提供(53-90%):由老師提供課堂或課外藝術課程。
- 藝術連結(4-42%):由校外藝術教育工作者或機構提供課外藝術課程,課程涉及校內藝術或非藝術畢業老師。
- 藝術豐富(3%):由校外藝術教育工作者及機構提供課外藝術課程,課程涉及校內藝術或非藝術畢業老師。
- 藝術賦能(2%):由校外藝術教育工作者及機構提供課堂及課外藝術課程,課程涉及校內藝術畢業老師。
我們很樂意告訴您更多
鳴謝


計劃內容並不反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意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