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與學校

(按筆劃排序)


天水圍循道衞理小學

視覺藝術
中國語文
服裝設計及製作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李卓然
老師


洪瑩瑩
老師

學生說粉紅色是傷心的顏色,因為他聯想到豬隻被屠宰的情況。學生的想法常衝擊到我們的思維,這正正是我理想中的創意班房。


賴妙芝
創意工作者

希望同學能突破以往創作時只是要很美觀或很神似,而是學習如何有根有據地作出詮釋及反思。


屯門官立小學

視覺藝術
中國語文
視覺藝術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鄧佩思
老師

高興能讓創意工作者的專長帶到課堂。擴闊教師和學生視野的同時,也使課堂更精彩。從中構想如何令學生把已掌握的能力(創意思維方法)轉移到中文科。


黃燕湄
老師

以往學校很難有不同科目的合作,開始時稍有不安。但現在我們與創意工作者的合作過程中很自然就互相補位,創意班房原來也可以很流暢。


黎意雄
創意工作者

和老師一起計劃課程大綱時,大家的教學目標和方向都比較相似。為原本的課程教學加點創意元素,已經踏出一大步。


仁愛堂田家炳小學

視覺藝術
中國語文
道具設計及製作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呂瑩瑩
老師

創意教室不僅是指硬件上的設置,更是指老師心理上的準備:願意聆聽,讓學生選擇;容許錯誤與不確定性,與學生更多的互動及彈性;重視過程多於結果。


劉家怡
老師

透過觀察,我們更了解事物的形態、顏色、質感。更重要是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都不同。透過多分享,學會聆聽,欣賞別人的體會,感悟後就能再作詮釋。


劉瑋欣
創意工作者

課堂開始看到同學們對思考的微細變化。他們嘗試多用提問與偵查的技巧,在小組討論中有深度的對話。


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盧光輝紀念學校

視覺藝術
中國語文
視覺藝術

參與年度:2021-22


張雅欣
老師

看見學生在更多的鼓勵下發掘出不少隱性的能力,例如分工合作和幫助同學等。同學間多了合作,從中亦多了對創意畫作的感受與反思。


黃燕君
老師

學生有機會使用較少接觸的物料創作,探索不同物料的運用。更容易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創作之中。


鄭淑宜
創意工作者

活動反應很好,較靜的同學其實也是用心創作,只是不敢發言。期待他們可以放膽溝通,與其他同學有更多火花。


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蓮社學校

視覺藝術
中文
視覺藝術

參與年度:2022-23


林頌安
老師


吳嘉瑜
老師


陳家蔚
創意工作者


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

視覺藝術
英國語文
音樂與聲音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林思敏
老師


黃婉姍
老師


駱胤樺
創意工作者

不只教授學生知識,而是訓練他們的獨立思考、創意及同理心。希望學生可以把音樂、開心的正能量帶給其他人。


浸信會天虹小學

視覺藝術
常識
視覺藝術

參與年度:2022-23


林湲
老師


李希文
老師


朱卓慧
創意工作者

我原以爲創意只是會在某些學科特別明顯見到,現在發現創意是可以放在任何環境下的思維模式,並且是可以被有系統地培養


馬鞍山聖若瑟小學

視覺藝術
中國語文
道具設計及製作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王澄晞
老師

學生能設計出非常獨特的創作,甚至是一些我作為老師也沒有想過的設計和功能。果然我們不能低估小孩子的創意和想像力。


蘇文靜
老師

隨着多個課堂的練習,學生的思維模式漸漸開闊,能突破以往思考框架。而藉着觀察,他們竟能運用物件的某些特質,創作出另一種玩法。


姜立如
創意工作者

不會再過份著重是否能夠完成每一節已定下的目標,而是將重點放在學生過程中的感受。


基督教宣道會宣基小學(坪石)

視覺藝術
生命教育
視覺藝術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姚倩茵
老師

學生踴躍表達對顏色和對稱圖案的感受。看到學生越來越體會到課堂中可以表達個人感受,沒有對錯之分,亦因此越來越積極表達。讓小朋友明白自身價值。


許凌雪
老師

我以為藝術教育是比較抽象和難實行的,但現在我發現創意可以是看得見和可觸摸的,它的重要性和價值無可替代。


高便蓮
創意工作者

主題圍繞大自然種植和昆蟲,配合不同物料,讓學生發揮更多可能性。藝術沒有錯與對,盡量讓學生自己發揮,從中我自己都有更多的得着。


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

視覺藝術
中國語文
聲音藝術

參與年度:2021-22


司徒韻芝
老師

學生對不常見的「樂器」都感興趣、願意學習不一樣的發音方法。而創意思維及同學的反思都需要時間建立和培養,老師也要在生活中磨練細緻的觀察。


謝婷
老師

課堂中,老師不只在旁觀看及維持秩序。我認為是一起參與,是學生、老師及創意工作者一同的體驗。


李穎姍
創意工作者

我從學校老師及學生身上學習,同時亦分享自己的想法。透過與小朋友一起建構,輔助他們找到自己想要的。


順德聯誼總會李金小學

視覺藝術
正向教育
視覺藝術(木工藝術)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何韻妍
老師

沒想到同學在網上有限的交流中,仍能積極發揮之前所學,並主動學習及分享。同學彼此尊重、互相學習。而且還能透過七巧板工具中的觀察、聆聽、感受、想像、詮釋,反思自己的作品。


梁珊珊
老師

使用擴散性思維已成為我生活中的習慣;創意課堂可以與平常不同,甚至應該是與別不同。


MUDWORK
創意工作者

創意班房的實踐不是一步到位,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及我們有已準備好的心態。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的材料及學習方法,和老師們一步一步有效地合作修整課程。


聖羅撒學校

視覺藝術
數學
建築

參與年度:2021-23


洪安娜
老師

「建」字下面像一艘船,盛載很多人與知識,但這首艘的承載量是無限的。船上的部分加了「彳」就成了「律」,人的原素令規律帶來無限創意的變化。


蔡如珍
老師

選建築是因為這是小學平時較難接觸的範疇,透過以紙張或其他物料為小人物設計空間,延展至想像運用彩虹傘和不同布料,讓學生嘗試為人們創造空間。


譚靜雯
創意工作者

學校提供了一個「安全空間」給我們教師與學生,由空間藝術到創意問題,能容納跟以往不同的主意與構思。 我很高興學生們做得比我們想像中都更多更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