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。行。風水林教學模式 – 以大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

「道。行。風水林教學模式—以大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」(簡稱「道。行。」)學校項目由大嶼山保育基金資助,於 2024 年啟動,開創先河,將藝術深厚的力量應用於多個學科領域,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創意思維。本項目以風水林為基礎,於校園內建造一個富有生物多樣性的花園,配合獨特創新的教育方法及跨學科創意學習系統,以探究式學習,實現探索、參與和體驗式教與學。我們期望此試點模式能持續擴展,引入至所有大嶼山學校,惠及更多師生。

「道。行。」是誇啦啦大嶼山藝術教育項目「海陸空」三部曲之一,歡迎按此了解另外兩個項目「浮游之樂」藝動沙螺灣 2019 及「翱翔」 藝動沙螺灣 2018。

2024-2026 學年​

Sm-art_3_4Artboard 60

對象

中學師生

Sm-art_3_4Artboard 63

參與學校

佛教筏可紀念中學

Sm-art_3_4Artboard 79

學習領域

  • 中國語文
  • 電腦與資訊科技
  • 英國語文
  • 綜合科學
  • 生活與社會
  • 音樂
  • 視覺藝術

aftec_Artboard 33

學習時數

80 小時

骨幹成員

項目負責人
趙善德博士(生態專家)

創意教學專家
誇啦啦藝術集匯行政總裁 邱歡智女士
誇啦啦藝術集匯教與學總監 吳美賢女士

創意領袖
鄭嬋琦女士(視覺藝術家)

創意工作者
李彥錚先生(視覺藝術家)
江卓姿小姐(視覺藝術家)

生態專家
張思敏博士

項目元素

1. 創意教學系統

  • 聯同教師及創意工作者共同協作,發展一套以大嶼山風水林為本的先導性創意教學課程,實踐跨學科教學,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意思維
  • 教師持續專業發展
    • 為教師提供系統化的創意教學法,鼓勵實踐跨學科教學,培養學生創意思維 

2. 校內風水林生態庭園

  • 在參與學校建造以大嶼山風水林植被結構和植物組成的生態庭園
  • 提供一種以大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,將生態系統服務連繫人類福祉,有利提升生物多樣性
  • 建立一個生態系統服務主題景觀,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

3. 展演及記錄片

a) 展演

提供學習機會,讓學生練習如何記錄自己的學習過程,並與公眾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和成就

    • 中期展演
      日期:2025 年 6 月
    • 年終展演
      日期:2026 年 3 月

b) 記錄片

    • 記錄項目開始至完成的各個階段,作為在所有大嶼山學校持續發展和擴展此模式的範例

查詢:2520 1716

鳴謝

資助機構